首頁 » 生成式 AI 跟 AI Agent 的差別與應用攻略
- 作者 | Febby Chang,
生成式 AI 跟 AI Agent 的差別與應用攻略

文章目錄
最近大家都在聊「生成式 AI」、「AI Agent」,但到底差在哪?
很多企業在評估 AI 解決方案時,常常混淆這兩種概念,其實它們不是互相取代,而是搭配運作的好夥伴。
1. 生成式 AI 是什麼?
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是一種 AI 技術,強項是「創作」,可以生出新的文字、圖片、音樂等內容。
常見的生成式 AI 包括:
- 文本生成:產生對話、寫作、程式碼,如 ChatGPT、Jasper、Gamma
- 圖像生成:根據文字創造圖像,如 Midjourney、 DALL-E
- 影音生成:自動創作旋律與影像,如 Synthesia
2. 什麼是 AI Agent?
簡單來說,AI Agent 就是一個可以協助做決策、執行任務的智慧夥伴。
不只是依據問題或需求提供相對應的內容,更會根據情境進行後續行動。
AI Agent 的基本能力包括:
- 感知:接收輸入 (文字、影像、數據、語音等)
- 決策:根據規則或模型思考「現在該做什麼?」
- 執行:實際做出動作 (回應、查資料、發送API)
- 學習與優化:根據回饋持續改進策略
常見應用例子:
- 智能客服:理解提問,採取合適的應答策略或處置方式
- 自駕車:能判斷紅綠燈、車距並做出駕駛決策
- 智能交易系統:自動分析市場數據並下單
簡單說,生成式 AI 是「內容創造者」;AI Agent 是「任務執行者」。
3. AI Agent + 生成式 AI 的強大組合
生成式 AI 和 AI Agent 並不是互斥的技術,兩者結合後,可以創造加乘的綜效,打造更智慧、更自動化的系統。
範例 1:智慧客服
- 生成式 AI:產生自然流暢的回答文字
- AI Agent:根據客戶需求決定處理路徑 (如轉接、查資料)
範例 2:業務陪練員
- 生成式 AI:打造實境的銷售對話情境
- AI Agent:模擬顧客提問、回應邏輯
3. AI Agent + 生成式 AI 的強大組合
生成式 AI | AI Agent | |
---|---|---|
功能重點 | 創造內容 (文、圖、音) | 做決策、執行任務 |
執行能力 | 僅依據需求回應並生成內容 | 可以依輸入情境做決策並執行 |
學習力 | 用大量數據訓練 | 根據任務表現調整策略 |
常見用途 | 資料彙整、企劃發想生成 | 客服處置、作業流程執行 |
為什麼這對企業很重要?
隨著 AI 技術演進,很多企業需要導入的不是單純的聊天機器人,而是能判斷、能執行、能回應的智慧助手。
像 SysTalk.VIKI 正在打造的產品,就結合了:
- 生成式 AI → 依據企業專屬文化與規範,提供員工相對應的資訊
- AI Agent → 依據企業內部流程,執行任務分配與決策行動
這樣的組合可以應用在 HR、客服語音質檢、業務訓練等場景,大幅節省時間與人力。
「生成式 AI + AI Agent」的組合,前者創造回應內容,後者決策與執行,這就是 SysTalk.VIKI 的價值所在。